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打造智能图书馆,助力教育学院教科研(2)

来源: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7-09 14:4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为此,教育学院的图书馆对用户进行了分类,根据读者的不同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针对纸本期刊的阅览者日益减少的现状,为年纪大且信息能

为此,教育学院的图书馆对用户进行了分类,根据读者的不同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针对纸本期刊的阅览者日益减少的现状,为年纪大且信息能力较弱的教研员在馆阅读与研究提供更主动的架位分类及导引服务;针对最新研究热点和内容有需求的读者,为其提供最新的期刊文献和更丰富的二次文献服务。另外,科研部门的读者及信息素养较高的年轻教研员往往通过数据库来检索、阅读期刊论文,为使这类用户不受时空限制地自由访问跨地域的分布式数字资源,教育学院的数字图书馆也提供了有针对性的特色资源。为院内的教研部门、专技人员以及本区的基层教师提供了“中国知网”的基础教育和社科人文数据库(哲学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Ⅱ辑);助力教科研,提供多方位、多维度可视化研究分析的“超星发现”系统;吾喜杂志的电子期刊阅览室和CNKI工具书馆,让理论和实践研究突破空间的限制,是在馆阅读的有力补充。

同时,利用大数据技术、深度学习技术,笔者对资源利用情况以及读者的使用习惯进行分析,CNKI数字图书馆会根据所关注的学科领域、读者分类,定期推送最新的科研情报,为读者提供准确、个性化、主动式的信息服务,在当前信息过载和泛滥的背景下,有效提高读者学习或阅读的针对性和效率。若能进一步通过数据分析建立以研究者为中心的知识关联网络,则可为教研员间的合作研究提供更多的便利。具体的资源分布如下图所示。

● 面临的问题、发展的策略

教育学院图书馆为用户提供了个性化的数字资源,然而各种资源系统使用不同的开发平台和数据库系统,部署在不同的服务器上,相互之间较为独立,无法满足数据一站式获取的需求。优化的策略是实现统一身份认证,通过单点登录使用该用户申请利用图书馆的各种资源,并可以按需要对资源进行下载、展现和重新整合,允许用户在多个应用系统中只登录一次就可以访问所有相互信任的应用系统。

图书馆云平台的出现,使得区域内的图书馆得以信息互通,并实现馆际共享,这是服务理念的进步。但也要注意两点,首先是用户隐私数据的保护。要区分公有云和私有云,并不是所有的数据都存放在公有云上。对于一些数据,包括财务、预算和个人隐私(教职工的姓名和身份证号、人脸特征数据,学生的姓名、班级、学籍号)等信息,出于安全考虑,将其存储在内部的私有云上可能更合适。因而平台应构建在公有云(系统所在服务厂商)和私有云(区信息中心)协同的混合云架构下,既支持瘦客户端和资源与数据共享服务,也保障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需求。其次是云端数据库与本地数据库需协同运作。过分依赖云端的数据库,一旦云端服务器瘫痪,或是网络连接中断,图书馆的运作就会停滞,建议保留将本地数据库实时同步到云端的做法。

图书馆微信平台的建设,具有宣传资源与提供服务的作用。除更新图书馆的信息资讯,实现图书馆的基本业务功能,如资源查询(提供架位号)、扫码借书、扫码查重(购书时)、个人借阅查询、图书到期提醒外,更希望它能整合移动阅读功能,同时注重个性化移动功能,界面的个性化、内容的个性化、记录读者的使用轨迹,并根据个性化分析模型准确找到读者的兴趣内容和爱好进行推送。

最后要提到的是馆员的发展。他们最初是学科馆员,提供针对性信息服务、学科情报分析,然后成为信息素养馆员,针对受众信息检索能力提升诉求对其进行信息素养教育,最后成为数据素养馆员,即由最初的教育服务提供者角色转变为数据需求的挖掘者、教育诉求发现者、数据服务的管理者。智能图书馆的建设除了“物的智能”,还要结合“人”的智能,这就要求馆员要成为兼具图书馆学专业知识和外语、计算机等专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并不断进行业务创新,还要了解大数据管理技术与知识挖掘技术,具备应用智能技术和智能设备的能力,同时能将技术设备应用能力和自身知识、技术与智慧充分结合。为此,要将馆员从常规的传统服务中解放出来,致力于智慧化服务的提供,制订培训制度,建立激励制度,鼓励馆员自主学习,进一步培养和提升馆员利用智能技术为用户提供服务的能力。

● 结语

智能图书馆是智能技术与高度自动化管理的数字图书馆有机结合的产物,是智慧图书馆的初级阶段。物联网为智能图书馆转向智慧图书馆提供了桥梁,从RFID的伪智慧阶段,到采用多种传感器并实现精准服务的弱智慧阶段,直到采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实现智能响应的强智慧阶段,这一建设过程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新兴技术和设备的引入需要与原有技术和数据环境等相适应。同时需要重视对智慧馆员的培养,提升馆员的信息检索能力、捕捉挖掘信息能力、学科知识分析能力,以及对智能技术的敏感性,并能充分利用大数据管理、云计算、数据挖掘等智能技术对知识进行感知、挖掘、获取、重组,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以支持智慧化服务。如何在个性化资源的使用过程中积累出属于教育学院的特色馆藏,并在个性化服务的智慧过程中实现对教科研的推进,对这一问题的探索正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

文章来源:《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ybjyxyxb.cn/qikandaodu/2020/0709/376.html



上一篇:微小型幼儿园要“小而美”,更要规范有质量
下一篇:微小型幼儿园要“小而美”,更要规范有质量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投稿 |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版面费 |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论文发表 |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