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北京榜样”姚宁 十年公益路,点亮山里娃心(3)

来源: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1-11 13:2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这时,姚宁想起了“互联网+”。于是2014年他个人出资开通了义工队官网(),希望借助互联网的力量,让公益传播得更远,让爱心温暖更多人。在他看来

这时,姚宁想起了“互联网+”。于是2014年他个人出资开通了义工队官网(),希望借助互联网的力量,让公益传播得更远,让爱心温暖更多人。在他看来,互联网就像翅膀,可以让公益飞起来,飞向更广阔的天地。

2008年,“好运北京”奥运会测试赛媒体运行志愿者姚宁

2015年姚宁慈善义工队倡议发起“书香万里行活动”,主旨是“捐一本书,完成一个孩子心愿”。制作一些心愿卡,让孩子们填写自己最想看的一本书,将这些愿望进行统计,再通过互联网平台让志愿者们认领。利用互联网无边界、传播广的优势,让更多人参与进来,大家你十本我二十本,认领的很快,短短一周内收到上千本书,他们不接受现金捐赠,以增加网络公益事业的公信力。

“互联网+”让公益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该活动一经发起便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首站走进关公故里、英雄航天员景海鹏母校“山西运城解州中学”的过程被新华网、千龙网、北京晨报网、搜狐网及《中华志愿者》杂志进行了广泛报道。目前通过媒体宣传及官网上发布活动信息、邀请网友参与,姚宁已经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几千本书籍,这些书目前正陆续送到需要它们的青少年手中。

爱的传递 心的坚守用生命热度体验做义工的快乐

如今,公益活动已经成了姚宁生活的一部分,日前他在给团员青年做的励志报告中用自己成长成才的经历,诠释了勤奋、努力、刻苦、坚持所产生的正能量。在团中央《奋斗的青春最美丽》、《青春好故事》等栏目对姚宁进行专题采访时,他说:“做慈善义工有时真的很辛苦,但是帮助别人的同时能收获喜悦,再苦再累也是一种疲惫的美丽。”

姚宁还是一位高级摄影师,用镜头擦亮心灵,用爱共铸人生,他利用闲暇时间拍摄了大量的有关“爱心”的照片,瞬间记录人间大爱,用这种“爱”感染身边的每一位朋友。从国庆60周年到建党90周年一系列志愿活动,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哪里需要志愿服务,他一定在哪里。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公益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修行,他在公益的路上不断前行,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善谋者行,积德者远。青春里有了责任,也就显得厚重。姚宁,一位80后的年轻人,一名献身公益事业的年轻的老志愿者,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一名普通行政岗的教师,而他在公益的路上却已经践行了10年。姚宁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做志愿者开始至今,做公益已经坚持了10年,10年只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瞬,而对于姚宁来说,这10年足以让公益融入到他的生命,成为他的生活习惯,时间久了也便成了一种信仰。为自己坚持,是毅力;为信仰坚持,是情怀。践行公益,姚宁有着一股执着,特别是始终牵挂着贫困地区大山里的娃娃们。姚宁老师带领大学生陪打工子弟小学小朋友做游戏姚宁身上的标签很多,“北京市最美义工十大榜样人物”“北京榜样”“北京市海淀区十大明星志愿者”“北京市海淀区群众信服的好党员”“北京市优秀团干部”“北京姚宁义工队创始人”“走进崇高姚宁义工服务团负责人”“高级摄影师”等, 但姚宁为人低调,本次采访也是约了多次才勉强成行,每次致电向姚宁表达采访邀约,都被委婉拒绝,他总说自己只是做了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不值得采访报道。今天记者有幸走近姚宁和他的公益团队,聆听他们的故事与心声,感受他们给社会带来的温暖与幸福。其实2008年至今,他带领共组织了千余名志愿者参与到支教、关注贫困山区留守儿童、盲人“心目影院”关爱服务、首都大学生志愿活动进社区、大型赛会服务、微笑手拉手志愿活动中,年均累计志愿活动超过500小时。他说:“每参加一次志愿活动,都是一次心灵上的净化。让公益在一天天平凡的坚持中感受生活的美好。”荣誉从未让姚宁止步,梦想始终催他前行。2013年在北京市委相关领导关注支持下姚宁成立了“北京姚宁慈善义工服务队”,此前他已持续做了6年公益。姚宁自参加工作以来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他爱岗敬业,勤奋工作,诚恳待人赢得大家一致称赞;他是一个有为青年,在充满活力的岁月中为公益事业尽力献策;他是团员青年的带头人,在充满朝气的职务上拓宽着公益事业的平台,亲身践行“公益之行,始于足下”的诺言,始终身体力行,利用业余时间做公益服务社会。姚宁参与与公益活动结缘是在2007年,那时他还是一名在校生,通过校团委层层选拔考核,最终被录用为“好运北京”奥运会测试赛媒体运行专业志愿者。将近一个月的志愿服务虽然非常辛苦,但却深切地感受到精神上的充实,这也让身处象牙塔的年轻人体会到发自内心深处的快乐,由此他决定要志愿者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2008年10月姚宁留校工作后,他开始更多地关注与儿童、青少年教育相关的公益活动。平日只要遇到孩子们的画作、手工作品义卖,他都会毫不犹豫地买上几个,日积月累,他的办公室早已挂满了大大小小公益义卖活动的作品。姚宁在母校演讲十年坚守,用行动证明,做义工不是在“作秀”2011年5月,他从自己当时并不丰厚的薪水中拿出6800元,为甘肃缺水地区捐建一座母亲水窖,单位组织的共产党员献爱心活动,他也总是捐款数额最高的人。长此以往,他为自己内心的善良和热情付出了持之以恒的努力。2013年5月,姚宁的公益事业进入快车道,在北京市委相关领导关注支持下,他组建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姚宁慈善义工服务队”。目前“姚宁义工队”在“志愿北京”官网平台实名注册的志愿者800余人,大部分志愿者来自首都各高校。姚宁一直积极痴迷于对贫困山区中小学图书捐赠、大型公益励志演讲、报告会等,希望能够用多种形式分享宣传公益,影响更多的人参与进来,目前每月组织一次大型活动,每周都有小活动,希望通过凝聚更多人的力量,努力让“公益”二字温暖人心,传播正能量。在姚宁看来,公益其实就是一种习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只要留心,处处皆有公益。2014年他组织慈善义工队开展的环卫工人免费午餐活动,当时更加坚定了他做公益的决心,他说每当看到环卫工人在烈日下寒风中辛勤工作,却只能吃“馒头+咸菜+凉开水”的午餐就倍感心疼,为身边这些“城市的美容师”送上一顿热乎乎的午餐,就成了他组织公益活动的出发点。随着姚宁义工队影响力的扩大,姚宁和他团队的义工们偶尔会感受身边不同的声音的质疑,有人说这是不务正业在作秀,还有人说你不是大老板做什么公益。对此,姚宁表示:“有些人认为公益是有钱人干的事儿,我一个普通工薪阶层搞公益是在‘作秀’。但我觉得不是,我们义工团队里有工人、农民、退休老干部、大学生、企业家、公务员……他们都是在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做义工,这个时候不管您处在什么位置,帮助人的时候,您只有一种身份,就是义工。行动是最好的语言,截至今日,我本人做公益已经坚持了十年,今后也会继续走下去,有谁见过一场秀持续作十年不止的吗?”公益贵在坚持,贵在引领,贵在做好自己。授之以渔,用书香点亮山里娃心中的灯读好书,做好人,行好事,追求真善美。“书香万里行”“暖心水杯计划”“微笑手拉手”万名贫困山区中小学生进京公益计划等品牌公益活动飞速发展,让姚宁深感欣慰。小朋友向北京姚宁义工队致敬予以书本,手留墨香。为了圆偏远山区贫困中小学生阅读的梦,2015年4月,北京姚宁义工队联合BTV新闻频道《品质生活》栏目向全社会发起“书香万里行”活动。旨在把社会闲置图书资源循环利用起来,流转到需要的人手中,让爱传递下去。活动一发起,便得到了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和媒体的关注,该活动经过三年的的发展,现在基本每周都能收到全国各地爱心人士向姚宁义工队捐赠的图书,我们经过挑选后寄给山区的孩子。扶贫先扶智,教育帮扶是最直接的精准帮扶,而北京姚宁义工队作为一支草根公益组织,通过自己点滴努力,影响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到教育帮扶的队伍中来,为偏远山区教育贡献一点自己的力量。2015年姚宁义工队共募集适合中小学阅读的课外书籍8000余套,其中大部分是经典名著系列,2016年共募集图书余套,2016年募集图书约余套,2018年募集约余套,特别是2018年中国深圳书博会,中国印刷技术协会给我们捐赠全新图书6000余册,姚宁为了这些图书,专程去深圳参加图书捐赠仪式。唯有书香能致远,这些年他们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捐赠的图书全部捐给北京、山西、云南、贵州、宁夏、西藏、四川、广西、江西、西安、青海、河北等省市60余所山区贫困中小学。目前姚宁义工队已经通过自己团队影响,促成北京的一些中小学和偏远山区学校对接,师生结对子书信互相交流,从而促进山区教育质量发展。2018年伊始,北京姚宁义工队“微笑手拉手”万名贫困山区中小学生进京公益计划,也在姚老师的筹备下紧锣密鼓进行。甘肃礼县一所小学的一名小学生在收到北京姚宁义工队捐赠的图书后,在给义工队的感谢信中这样写道:当老师把爱心资助的暖心水杯和课外书交到我手上时,一股暖流流进了我的心田,当我握着保温杯在严寒的冬天喝着热水的时候,当我认真地读着叔叔阿姨给的课外书的时候,我感受到的是千里之外的叔叔阿姨对我的关心,这关心让寒冬变得温暖如春。在这里,我想对各位叔叔阿姨说一声“谢谢”,谢谢您们为我所做的一切,我会努力学习,当我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只要一想起您们在远方支持和鼓励着我,我便会克服困难,奋勇向前。我要努力学习,实现自己的梦想,将来帮助更多的贫困儿童,让我的家乡越来越好,因为您们为我付出了爱,我会把爱的种子传播到更远的角落。姚宁义工队的叔叔阿姨们,您们给我带来了温暖,也让我从课外书里学到了更多的知识,让我再一次对您们说一声“谢谢”!播撒爱心 为青少年心中种下公益的种子姚宁不仅自己身体力行做公益,还积极带动学校里更多的学生投入到公益活动中来,以此扩大公益事业的影响力。北京昌平燕京小天鹅公益小学是一所打工子弟学校,2010年12月起正式成为由志愿者承办的公益学校。学校经营困难,校长常常为校舍建设、教师待遇甚至柴米油盐发愁。通过媒体报道姚宁了解到这一情况,2012年“五四”青年节在学院发起为该小学献爱心捐助活动。学校党政工团一同参与,为小天鹅公益小学添置了饮水机、电风扇、电水壶、台灯、暖水瓶等物品,并带去了师生的捐款。事情并没有就此画上句号,这次捐助之后为孩子们献爱心的活动仍在继续。在姚宁的带动下,志愿者们给孩子们带去了课外读物,时不时地捐款购买书包、学习用具等送给孩子们,并且坚持给孩子们上课外兴趣课。相声名家姜昆为姚宁义工队题字能够带领首都大学生参加公益活动让姚宁感到兴奋,他说,要把公益的种子种在青少年心里,才能让爱心更广泛、更切实地传播出去。作为慈善义工队的负责人,姚宁不仅关注受捐助群体的冷暖,同时也更强调义工自身的安全。慈善义工队组织的每一次活动,都会给队员购买人身意外险并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姚宁呼吁想要参加公益活动的青少年们尽量加入正规的公益。“只有先保证了自身安全,学好、用好安全急救知识,才有能力去帮助他人,服务于社会。”通过“互联网+”让全民一起做公益平时闲暇时刻,姚宁经常会去郊区一些条件不是很好的中小学,哪里的孩子时刻牵动着姚宁的心。他说:“在这些孩子面前,我知道志愿服务的路还很长很长”。我曾让孩子们在纸上写下自己的愿望,以便下次探望的时候帮助他们实现。很多孩子的心愿简单到让人心痛,只是想要一块新橡皮、一本童话书。愿望那么小,对他们来说实现起来却是那么难。这样的群体理应获得更多的关爱,单靠一个人、一支慈善义工队是远远不够的,要呼吁更多的人来支持和参与。这时,姚宁想起了“互联网+”。于是2014年他个人出资开通了义工队官网(),希望借助互联网的力量,让公益传播得更远,让爱心温暖更多人。在他看来,互联网就像翅膀,可以让公益飞起来,飞向更广阔的天地。2008年,“好运北京”奥运会测试赛媒体运行志愿者姚宁2015年姚宁慈善义工队倡议发起“书香万里行活动”,主旨是“捐一本书,完成一个孩子心愿”。制作一些心愿卡,让孩子们填写自己最想看的一本书,将这些愿望进行统计,再通过互联网平台让志愿者们认领。利用互联网无边界、传播广的优势,让更多人参与进来,大家你十本我二十本,认领的很快,短短一周内收到上千本书,他们不接受现金捐赠,以增加网络公益事业的公信力。“互联网+”让公益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该活动一经发起便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首站走进关公故里、英雄航天员景海鹏母校“山西运城解州中学”的过程被新华网、千龙网、北京晨报网、搜狐网及《中华志愿者》杂志进行了广泛报道。目前通过媒体宣传及官网上发布活动信息、邀请网友参与,姚宁已经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几千本书籍,这些书目前正陆续送到需要它们的青少年手中。爱的传递 心的坚守用生命热度体验做义工的快乐如今,公益活动已经成了姚宁生活的一部分,日前他在给团员青年做的励志报告中用自己成长成才的经历,诠释了勤奋、努力、刻苦、坚持所产生的正能量。在团中央《奋斗的青春最美丽》、《青春好故事》等栏目对姚宁进行专题采访时,他说:“做慈善义工有时真的很辛苦,但是帮助别人的同时能收获喜悦,再苦再累也是一种疲惫的美丽。”姚宁还是一位高级摄影师,用镜头擦亮心灵,用爱共铸人生,他利用闲暇时间拍摄了大量的有关“爱心”的照片,瞬间记录人间大爱,用这种“爱”感染身边的每一位朋友。从国庆60周年到建党90周年一系列志愿活动,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哪里需要志愿服务,他一定在哪里。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公益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修行,他在公益的路上不断前行,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文章来源:《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ybjyxyxb.cn/qikandaodu/2020/1111/559.html



上一篇:微小型幼儿园要“小而美”,更要规范有质量
下一篇:永远无法抹去的生命印迹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投稿 |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版面费 |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论文发表 |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