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用镜头记录非遗影像记上海交大海外教育学院摄(2)

来源: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06 04:2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图2 罗店彩灯(拍摄:陈鸣忠) 再比如,演绎当年皮影戏表演的场景,需要一个符合皮影戏演出的环境,为此,我们走遍了上海的城乡结合部和毗邻外省的

图2 罗店彩灯(拍摄:陈鸣忠)

再比如,演绎当年皮影戏表演的场景,需要一个符合皮影戏演出的环境,为此,我们走遍了上海的城乡结合部和毗邻外省的交界处,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奉贤一处十分偏僻的小村落里找到了一个与拍摄情景相吻合的茶馆,一场美轮美奂的皮影戏就这样上演了。

图3 皮影戏(拍摄:胡家龙)

5.正式拍摄

拍摄过程是极其艰苦的,由于许多传承人在面对镜头时都很拘谨,面部表情僵硬,无法在短时间内融入到角色当中,我们配合传承人一遍又一遍地磨合、重拍。直到大家满意为止时,传承人已经筋疲力尽了,以至于许多传承人发出了“当演员真的很辛苦”的感慨。比如,在拍烧鮰鱼的过程中,站位、面部表情、火候控制,切、翻、炒、焖等烹饪动作需要样样到位,几轮下来,传承人徐发师傅已经吃不消了,“这么多人来拍过照片,从来没有像你们这么认真,这么高要求,你们太敬业了!”

6.后期制作

一幅好的作品离不开后期的制作,但是如果脱离了实际场景,进行各种PS,大肆改变作品内容,那是对作品的不忠实,是对传承人的不尊重,是我们拍摄的大忌讳。

二、几点感受

1.深入了解、全情投入是基础

每一个“非遗”项目都具有历史悠久的特征,只有深入了解“非遗”传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奇闻趣事,全情投入走进项目中去,你才能真正领会“非遗”项目的内在价值和灵魂,才能为拍摄找到真正的脉络,展现每一个项目最精华、最动人之处。

2.制定计划是关键

拟定一个详细的拍摄计划,首先要翻阅大量的历史资料、图片,并且走访街镇;其次,探究民风民俗与项目的关系,构建人物、场景、镜头以及表达形式;最后,确认参与各方的责任,每一步骤细之又细,保证每一个项目都能被完美地诠释。

3.沟通交流是核心

如何获得传承人的认可、如何从传承人那里获得更多的信息、如何让传承人融入镜头、如何烘托现场气氛,这些都建立在与传承人耐心交流的基础上,做到一通百通。刚开始的时候,传承人比较拘谨,无法真正放开,但我们会一边拍摄一边和传承人讲解镜头和要求,不断引导传承人打开记忆的闸门,随着故事情节的不断丰富,镜头所体现的内容也得到了不断优化。

4.选片制作是保证

每次拍摄完成后都要从几千张毛片中选出满意的作品,与传承人及时分享,虚心听取传承人的意见,获得传承人的认可,让艺术与艺术迸发出火花,让心灵与心灵的交融在每个项目的拍摄过程中演化成最美的作品。

三、追踪意义

1.重现“非遗”风采

运用纪录片的拍摄手法,融入当代艺术的理念,把每个“非遗”的故事完整地表现出来,重现“非遗”风采,是我们对“非遗”保护与传承最好的诠释。通过这样一组“非遗”照片的展示,不但阐述了“非遗”项目的历史、内容、工艺与传承,而且对“非遗”项目未来发展、传播、继承都起到了连接与弘扬的作用。

2.对“非遗”的再认识

通过走进“非遗”,近距离地与传承人交流沟通,深深为他们的技艺所折服,为他们对“非遗”的热忱所打动。他们的“非遗”故事,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工匠精神,更感受到保护和传承“非遗”工作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3.引导“非遗”走进生活

俗话说“养在深闺人未识”,很多“非遗”项目目前遇到的景象就是如此,看似简单的工艺、看似简陋的工具、看似不够时尚的产品,却有着许多同类产品不具有的丰富内涵和人文艺术价值,我们一次次的拍摄、传播,使得这些“非遗”项目从幕后走向前台,走进普通百姓的生活。

4.增强传承人的信心

与“非遗”项目传承人接触时,普遍发现由于传承人年事已高,存在对自己项目在当下的传承和发展缺乏信心、缺乏认知的情况。由于文化水平不高,运用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有限、手段匮乏,无法融入现代社会继续弘扬发展。几个月的拍摄,让他们看到了社会还在关注他们,通过现场的不断演绎,他们重新认识了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四年来的追踪拍摄,共15个“非遗”项目的传播展示,虽然只是众多“非遗”项目中的一角,但希望用我们一份微薄的力量为“非遗”保护事业添砖加瓦,用一颗充满热心去推动“非遗”文化的落地和传承。我们不断来回于上海各个区县,深入农村、社区和家庭,去追踪上海“非遗”的传承故事,这既是一种信仰,又是一份责任。

文章来源:《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ybjyxyxb.cn/qikandaodu/2021/0306/668.html



上一篇:年吉林省农产品质量监管高级研修班在吉林农业
下一篇:新加坡两年后座组屋将装光伏组件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投稿 |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版面费 |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论文发表 |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